上海城鎮(zhèn)建筑水展全視角洞悉萬億市場
日期:2016-04-29 12:01:52 / 人氣:
城市的建設離不開管道,管道的鋪建還要依托于地下管廊的建設。所謂地下管廊指的也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綜合走廊,它像筋脈一樣承載著輸送水、電、煤、通訊的各種工程管線,使得城市的基礎設施可以正常運作,對于城市建設的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的發(fā)展以及城鎮(zhèn)化的進程,地下管廊建設的規(guī)模、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在一些城市發(fā)生的大雨內澇、管線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的面前,紛紛暴露無遺,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運行秩序。這是新時代背景下城市建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但無疑也是行業(yè)發(fā)展的巨大機遇。
地下管廊建設的面臨的挑戰(zhàn)
(一)投資成本巨大
地下管廊的建設并不像其它市政工程項目實施起來那么簡單,它需要采用防災的工程設計,且涉及到路面的開挖,管線的入地,據悉正常的地下管廊建設費用動輒幾千萬的每公里造價,一個幾公里的地下管廊工程就需要上億的資金,這無疑是一個資本上的巨大問題。
(二)管理維護方面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地下管廊的管理涉及到多個部門,各部門間協調難度大,有些部門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不傾向于自家管線入廊,另一方面地下管廊的維護費用相較于之前的維護成本是有所提高,而且現在國內大部分城市也都沒有制定完善的地下管線綜合協調管理機制,一旦管線入廊,就不能更改了,費用收不過來,也是束手無策。
地下管廊建設的機遇
(一)地下管廊普及的必然性
1、地下管廊概念是源于國外發(fā)達國家的,地下管廊的建設最早可追溯到1833年的德國,且現在發(fā)達國家也都在不遺余力的建設,也證明了這條路的可行性。
2、地下管廊相對于傳統(tǒng)管線埋設的優(yōu)勢:各類市政管線集約布置在綜合管廊內,實現了管線的“立體式布置”,替代了傳統(tǒng)的“平面錯開式布置”,省地;維修維護不再像之前還需要對地面“開膛破肚”,可以定期進入管廊內檢查維修,省事。
3、地下管廊雖說建造時候投資成本比較高,但是使用年限可達100年以上,是傳統(tǒng)管線埋設方式的5倍以上,再加上對土地的節(jié)省,以及維修的成本等等,地下管廊綜合支出成本還是沒有看上去那么讓人望而生畏的。
(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雖然我國的地下管廊建設起步較晚,但是建設熱度和國家支持力度,一點兒也不輸發(fā)達國家,從2013年9月16日《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到2014年6月14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fā)〔2014〕27號),再到2015年8月10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對于地下管廊的建設國家給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不僅如此,國家還在資本市場上推波助瀾,先是政府與企業(yè)合力推PPP聯合出資模式,到后來開發(fā)銀行與住建部合作,共同推出貸款支持項目27個,擬建管廊940公里,貸款規(guī)模540億元,可見政府對于地下管廊的建設是全方面的大力支持。
相信在國家不遺余力的支持以及政策的逐步完善下,地下管廊的建設也將克服重重困難,一往直前。行業(yè)內相關企業(yè)更是要留意這一塊萬億級地下管廊大市場。上海城鎮(zhèn)建筑水展作為國內市政管網行業(yè)領先的商貿平臺,為響應國家號召緊跟行業(yè)風尚,特在2016年8.31-9.2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組織《2016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與規(guī)范管理研討會》,屆時天津友發(fā),新興鑄管,圣戈班,喬治費歇爾等業(yè)內名企都將參與,作為圈內人士的你不容錯過。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