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抽象——影像作品(呼和浩特)展開幕
日期:2016-11-29 09:55:49 / 人氣:
供圖
由高國棟、佐西總策劃的“具象&抽象——影像作品(呼和浩特)展”于11月26日下午三點半在藝泰空間隆重開幕,同時開幕的還有“純粹東方·王暉2016工筆作品展”。
此次參展藝術(shù)家有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德國)、森山大道(日本)、杉本博司(日本)、蒼鑫、李海兵、劉勃麟、吳迪、伊德爾、張羽、龔燕、胡玲、黃鶯、黎光波、李天元、劉靜怡、湯卻兮、王國鋒、向承美。
開幕式上,著名藝術(shù)家李天元表示:“這個展覽在這個時間段里面有一種很清新的感覺。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信息時代,而且時代發(fā)展非常快,這同時也是一個圖片的時代,圖片的世界。每天生活中會出現(xiàn)大量的圖片,而這種圖片的背后都是信息。那么,除了圖片本身的功能——記錄人類的生活(方方面面的表達),其實呈現(xiàn)層次還有很多,包括藝術(shù)家在使用這種手段來創(chuàng)作作品。照相機是什么呢?它是模仿人類的眼睛所創(chuàng)造出的機器,它主要是用來觀看的。我們看到的照片,其實都是我們眼睛看到的一些片段。有人說攝影師很客觀,但其實在拍的瞬間,你在判斷和選擇你的角度,這是一個主觀的瞬間。對于我呢,不論是什么樣的照片,我更關(guān)注它背后的信息——創(chuàng)造者的理念,這個就是主觀的。因為圖片非常的快捷,成本也比較低,所以我希望所有人都要拍照片,拍你感興趣的東西,而且能夠傳達你的想法。一方面圖片肯定是跟觀察有關(guān)系,同時它也應(yīng)該有想象的,比如處理。”
他還說道:“馬一鷹、雷云瑞先生策劃這種具象&抽象的影像展,其實是告訴大家圖像也能拍出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微觀世界的,或者后期處理的,它不光是簡單的關(guān)于光的記錄。我覺得真正的高科技是手機的小鏡頭。這么小,它能夠解決瞬間的聚焦、曝光、測光一系列的工作。這些我覺得在人類歷史上是很了不起的,而它解決了人看世界的角度,一個非常豐富的方式。我們可能會忽視科技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其實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科技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曾經(jīng)看不到、體驗不到的生活。今天我們的閱讀方式都是碎片化的,每一張照片都是不可重復的,因為每一個瞬間過去了就過去了。就像你們女孩喜歡自拍,拍完以后總覺得不太滿意,其實過十年以后你對這張照片太滿意了,當你回顧歷史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圖像信息非常珍貴。就像看小時候的班級合影,第一眼我們先找自己,這個就是人的閱讀和關(guān)心,從心里產(chǎn)生的閱讀的方式。因為我也做繪畫,無論是繪畫還是攝影的角度來說,我們都是圖像的制造者。繪畫是畫面的制造者,難度更高,因為繪畫更容易畫出世界上沒有的,它可以想象。照相機去拍世界上沒有的景有點難,但是也可以用數(shù)字的方法去實現(xiàn),這一切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心理活動和理念。圖像存在的意義不光是美學的,攝影對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是什么職業(yè),都很有意義。我做作品,一方面我會從攝影本身,攝影語言的角度去考慮,再一方面還是理念。”
編輯:admin